手机版 欢迎访问大国智造网http://www.daguozhizao.cn
2025 年 11 月 3 日,海南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第二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海马汽车在氢能乘用车商业化领域完成关键验证,其打造的 “零碳生态 + 技术突破 + 场景落地” 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硬核数据佐证技术可靠性
本次验收的示范项目涵盖网约车与汽车租赁两大核心场景,50 台海马 7X-H 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实现超 200 万公里 “零故障” 运营,单车最高行驶里程突破 3 万公里,刷新国内氢能汽车商业化运营纪录。作为项目核心车型,海马 7X-H 展现出国际领先的技术实力:搭载基于丰田 Mirai 二代电堆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 80kW,功率密度 4.1kW/L,CLTC 续航里程 652 公里,极端环境下续航可达 800 公里。其 70MPa 高压储氢系统支持 3-5 分钟快速加氢,百公里氢耗低至 0.87 千克,且能在零下 30℃高寒环境稳定运行,电堆寿命长达 3 万小时。
尤为关键的是,该车型在海南 “高温、高湿、高盐雾、多暴雨” 的特殊气候中完成全面验证,通过热平衡、耐腐蚀、氢耗等多维度测试,充分证明氢能技术在热带海岛环境的适应性。安全保障体系更实现全链条覆盖:车辆配备氢气泄漏远程监控、毫秒级断电保护等多重机制,配合覆盖海口、三亚的直营服务网络及 “2 小时 / 4 小时到场” 快速响应机制,构建起全场景安全屏障。
全产业链布局构建生态优势
海马汽车的突破源于十余年深耕与全产业链布局。自 2013 年涉足氢燃料电池车研发以来,公司已形成 “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高压加氢→汽车运营” 的完整闭环,2019 年联合中国航天、中国华能建成一体化能源站,2023 年与丰田展开全面合作,2024 年启动示范运营并服务博鳌论坛、消博会等国际盛会。在产业协同层面,今年 5 月与上海舜华新能源、中国石化(海南)分公司签约共建的 “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汽车生态体”,已实现加氢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覆盖 —— 中石化在海口、琼海等地建成的加氢站可满足 500 公里续航需求,博鳌站更具备双压力系统加注能力。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与资源禀赋为项目提供了独特支撑。依托 “零关税” 政策与丰富太阳能资源,海马不仅降低了氢能生产与装备采购成本,更规划通过 KD 件出口模式将技术输出至中东、俄罗斯市场,2025 年出口目标达 8 万辆。公司同步推进轻量化技术突破,与材料企业联合开发的 PEEK 燃料电池堆壳体可实现 25% 减重,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2030 年规模化目标清晰可期
随着示范项目验收通过,海马汽车的商业化路径愈发清晰。海南海马总经理卢国纲透露,当氢能汽车年产量突破 1 万台时,整车材料采购成本有望与同级别纯电动车持平甚至更低;预计 2030 年使用成本可降至 0.25 元 / 公里,与纯电动车完全接轨。这一预判与全球市场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2025 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已达 41 亿美元,预计 2034 年将增至 77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38.6%。
按照规划,海南将在 2030 年实现氢能汽车超 1 万辆、加氢站 66 座的规模化目标,海马汽车作为自贸港唯一具备乘用车生产资质的 “链主” 企业,正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示范应用城市群,推动成立省级氢能产业联盟。公司 2025 年年报明确提出,将围绕战略合作深化示范运营业态,加速氢能技术的市场化推广。
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海马汽车的示范成果恰逢其时。随着制氢成本下降与基础设施完善,氢能汽车有望在长续航、快补能场景形成差异化优势,而海马的全产业链布局与商业化实践,正为我国氢能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非标著本站原创文章,部分来自用户供稿,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范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QQ: 712637750。 Copyright © 2002-2024 大国智造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