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大国智造网http://www.daguozhizao.cn
无论是“天工”接连亮相服贸会、北京文化论坛,还是其升级版“天工1.2MAX”出席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实现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不断变强变聪明,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最佳写照。
△“天工1.2MAX”。
然而,具身智能机器人仍面临一系列“硬骨头”问题:如何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能力进行泛化?如何打造具身智能数据集乃至基础系统?创新成果又将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走进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实地探访,答案或许就藏在这里。
身体+智力
具身智能机器人
“天工1.0 LITE”“天工1.1PRO”“天工1.2MAX”“天轶”,从人形机器人到轮式机器人,在创新中心的展厅,代表着行业前沿成果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一览无余。
△“天工1.0 LITE”。
△“天工1.1PRO”。
“具身智能即具有身体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结合,也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代新范式。”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曾在演讲中这样定义“具身智能”。此次探访中,创新中心数据智能负责人李广宇也介绍道:“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要有身体,也要有智力,这需要攻克高性能本体、运动控制能力、具身智能大模型与多模态算法、具身智能通用数据集等主要难题,我们对‘天工’的迭代训练正体现出这一点。”
今年4月发布的“天工1.0 LITE”,身高1.63米、体重43公斤;经历两次升级的“天工1.2 MAX”,身高长到1.73米,体重达到60公斤,还有了完整的手臂功能,且负载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续航更长,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尤其是,“天工”的泛化能力得以提升。李广宇说:“所谓泛化能力,就是机器人将特定任务或环境中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新的、没见过的任务或环境中。就像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通用能力的学习训练,‘天工’能为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送会徽、能在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巡馆并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合影等,这是对机器人通用泛化能力的极大考验。”
△“天工1.0 LITE”。
向智能化探索更进一步,通过搭载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拥有轮式全向移动能力的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则更擅长情绪、情感交互。
△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
场景+数据
训练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脑”
“在实现机器人泛化能力过程中,我们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和多能具身智能体母平台‘开物’两大核心任务开展攻坚。”李广宇介绍道,如果说“天工”是硬件母平台,那么“开物”则是软件算法母平台。
“开物”就像智能机器人的“大脑”,其训练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训练。为此,创新中心不仅构建了仿真环境,使得“天工”在仿真环境中以强化模仿学习方法训练行走能力,相比真实环境下测试的效率提高一千倍以上;还自建典型场景的数据采集训练基地,并采用遥操作的方式获取真机数据(真实机器人的操作数据)。
走进创新中心3楼,穿过家庭、超市等模拟场景,在临窗放置的一台“天工”前,有技术人员通过穿戴传感设备实时控制机器人进行运动和操作。只见他身穿动捕采集服装、佩戴动捕采集手套,完成特定动作,旁边电脑上正采集相应数据提供给机器人。李广宇说:“数据采集中最重要的就是真机数据,机器人要想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模仿学习,就需要大量的人为操作数据做示范。相当于先输入学习资料,让机器人了解各关节应该怎么动,结合各种机器人模型和具身智能算法,在仿真和真实环境中不断练习,再到具体应用场景中落地。”
“由于具身数据很稀缺,难以在网上找到公开数据,所以我们瞄准高价值的真机与仿真数据,联合行业共同打造具身数据集。”李广宇说。目前,创新中心已经启动建设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数据应用平台,首批6种机器人本体在7个典型场景的数据采集工作正在进行中,将打造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具身智能数据集。
“天工”+“开物”
加速具身智能走向应用场
让本体更灵活,让“大脑”更聪明,创新中心依托“天工”和“开物”两大母平台,以数据集为工具,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百台天工”计划成为创新中心加速推动产业研究和应用落地的重要一步。“我们正在向合作伙伴提供超百台‘天工’系列机器人。”李广宇说。作为一个通用机器人本体平台,“天工”具备开源开放性与兼容扩展性,能灵活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这使得科研机构能基于“天工”母平台的软硬件功能,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与此同时,“开物”也将于今年内正式发布。通过部署云端的超脑交互问答大模型、边侧的具身任务拆解大模型,以及端侧的具身任务执行小模型和智能运动小脑微模型等,实现“一脑多机”和“一脑多能”的通用具身智能。李广宇表示:“作为一套具身智能体框架解决方案,‘开物’能匹配不同种类、不同构型的机器人,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大量任务需求,避免低效、重复开发,将助力实现长行程任务规划及多场景、复杂任务的泛化。”
“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我们将把‘天工’和‘开物’打造成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底座,而更进一步的全面落地还需要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拓展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李广宇表示,未来,在北京亦庄产业、政策等支持下,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成为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的发源地,推动技术成果应用落地及产业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非标著本站原创文章,部分来自用户供稿,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范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QQ: 712637750。 Copyright © 2002-2024 大国智造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